已成为中国社会生活必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应用程序(下称“APP”),将在8月1日迎来更为严格的监管规定。
6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称“网信办”)公布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明确了APP提供者和分发者须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管理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规定》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6年出台实施的旧版《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将于同日废止。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旧版规定实施以来,对于维护网络信息内容生态,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移动应用程序快速发展、广泛应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适应形势发展进行修订完善。
互联网企业对于《规定》已有充分预期。2022年1月,网信办就《规定》征求意见,而此次正式公布的《规定》文本与征求意见稿差异很小,未有实质性的变动,只有个别法条顺序、文字表述的改动。一位互联网企业合规部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规定》征求意见时,公司就已经按照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对自身业务流程和标准进行了调整,有时间进行缓冲,因此,新的规定虽然比2016年版本更为严格,但合规压力并不大。
《规定》当中的两项内容较受业界关注:其一是要求即时通讯、信息发布类的APP,对用户要实行实名认证制度;其二是禁止以人工或机器人的方式刷榜、刷量、控评等,同时也禁止捆绑下载等行为。
记者查阅2016年版《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第一款的要求为: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新版《规定》第六条要求:应用程序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的,应当对申请注册的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冒用组织机构、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虚假注册的,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对于刷榜控评等行为,2016年版《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未有涉及。新版《规定》第九条明确要求,应用程序提供者不得通过虚假宣传、捆绑下载等行为,通过机器或者人工刷榜、刷量、控评等方式,或者利用违法和不良信息诱导用户下载。
上述监管规定会对当前互联网生态中一些主体的业务开展方式带来影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文化娱乐、消费产品等领域,之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社交媒体营销账号进行推广的操作,其中不乏一些“僵尸账号”,这些账号掌握在不同的人或机构手中,承揽相关业务,发表有利于委托该项业务的人或商业主体的言论,新《规定》实施以后,对实名认证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会极大压缩这种运作的空间。
僵尸账号的清理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2021年,网信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要求加强账号注册管理,严格落实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相关要求;加大违法违规账号处置力度,严防违法违规账号“转世”;全面清理“僵尸号”“空壳号”。
“存量清理,增量实名严控,这个领域的生态会迎来进一步的改变。”一位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刷量、刷榜、控评是APP在分发推广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现象。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APP总量很大,要想被更多人下载,就需要在各类主流的APP应用商店中提高排名,各平台的排名规则虽然不同,但是大都和下载量、评价、评论等相关,为了获得更好的排名或者推荐位,就有APP的开发者支付费用“刷”出虚假的下载量和更多更好的评价,以诱导更多用户下载。
一般而言,刷量的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APP的开发方或运营方为了美化数据主动刷量;另一种是开发方向第三方推广公司提出正常推广要求,但在推广过程中,第三方公司或其合作方为完成推广任务获取更高利润,在开发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刷量。
刷量的方式有“机刷”和“肉刷”两种。所谓“机刷”是指通过电子信息设备和相应程序自动执行刷机操作,每刷机一次,手机的各种设备信息就更新一次,继而伪造成一部新手机,模拟真实用户完成从手机APP市场点击、下载、安装并运行软件等动作,再将这些模拟的虚假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上。“肉刷”则是雇佣人力,下载相关APP,增加下载量。
目前,各大APP应用商店都在严厉打击刷量、控评等行为,以履行分发者的主体责任。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强调,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按照新《规定》要求,切实履行责任和义务,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身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促进应用程序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