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联合普法网 现在时间:2024/9/8 12:24:37
位置:首页 - | 专题频道|联合普法网
国达回答|《劳动合同》中约定超出法定期限的试用期且已实际履行完毕的,劳动者可否有权主张赔偿?
发布时间:2023/9/18 阅读:539

 


本栏目旨在就国达律师在从事日常接待客户咨询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一些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法律问题,向大家进行普法性质的宣传。该有关内容仅仅作为基于特定案件事实进行分析所得出的一般性意见,并不适用于您的具体案件。若您有具体案件需要咨询法律意见,建议联系专业律师单独咨询。

#客户提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超出法定期限的试用期,并且已经履行完毕,劳动者是否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图片
#律师解答#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可以根据双方劳动合同的期限,约定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的试用期。具体约定规则见如下表格:


劳动合同期限(X)

可约定试用期期限 (M)

X<3个月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3个月≤X<1年

M≤1个月

1年≤X<3年

M≤2个月

X≥3年或无固定期限

M≤6个月


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约定了超出法定期限的试用期,而劳动者又依约履行了该超出部分的期间的,用人单位应当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其已经履行的超出法定试用期期间的赔偿金


但针对该赔偿标准,通常以劳动者转正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月工资为标准,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不一样的认定。

图片
#相关案例#

针对上述情形,国达律师检索了相关案例,并进行了梳理及分析。


案例1  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转正后月工资标准支付超出法定试用期期间的赔偿金


案号:(2022)京02民终7020号


2020年4月7日,今日公司与刁某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并约定了为期3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为3200元/月,转正后工资为4000元/月。2020年10月28日,今日公司以刁某试用期未达到考核要求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刁某以今日公司应当向其支付超出法定试用期的赔偿金4000元为由,将其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今日公司与刁某签订了一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而今日公司与刁某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3个月的试用期,明显超出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两个月,故今日公司违法试用期的期间为1个月应向刁某支付超出法定试用期的赔偿金为4000元。


案例2  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超出超出法定试用期期间的赔偿金


案号:(2022)皖0207民初6214号


2022年2与23日,酷哇公司与冯某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并约定了为期3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工资标准均为12000元/月。2022年5月23日,酷哇公司以冯某试用期转正评估不通过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冯某以酷哇公司应当向其支付超出法定试用期的赔偿金12000元为由,将其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酷哇公司与冯某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其试用期约定为3个月,已经超过法定试用期一个月,且已经履行完毕,依法应按月平均工资标准10723.42元向原告支付1个月的违法约定试用期赔偿金,即10723.42元。对于原告诉请超出的赔偿金部分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图片 
#综合分析#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时,应当遵循我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在法律规定的试用期期限之内约定试用期,不能超出法律规定的期限。否则,用人单位将会因此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图片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 【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八十三条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声明:本网旨在普法,以行政处罚、媒体报道、司法判决等公开信息,以及本网“询法留言”中部分案例、社会供稿(核实后)为普法依据以案释法,宣传法制精神,普及法律常识。对内容中当事方不持任何立场。如有异议请联系:邮箱:fzyshlhpf@163.com
  服务:法律咨询可【询法留言】
关于我们 招聘公告 法律服务 顾问委员会 版权声明 询法留言 联系我们
联合普法官方公众号
业务指导:全国普法公益事业促进中心 主办:优法(北京)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Copy Right © 2022-2024 联合普法网 京ICP备14049919号-5